一、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
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,在新课改《国家英语课程标准》中强调:英语教学应该是对人的品格、思维、语言能力、健全人格、文化知识和意识等的全面素质教育,了解文化差异、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、增强全球意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二、跨文化交际
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中国加入WTO,综合国力增强,国际交往增多,国家所需要的是面向世界、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。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,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活跃课堂气氛,使学生不仅学到应掌握的知识,而且从中了解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,丰富英语内涵。同时,也是培养和提高交流、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必经途径。同时,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语言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。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,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。因此,是否把跨文化教育纳入英语教学内容,是区别传统英语教学和现代英语教学的主要标志之一。
“跨文化交际”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"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"翻译过来的,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,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。跨文化交际之所以与英语教学密不可分。正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,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,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。从这个意义出发,将英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加恰当一些。
三、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措施与方法
我们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,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,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。譬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中,师生相互表扬后,教师应该立即对学生的称赞表示感谢,让学生感知西方人比东方人直接,让学生也能慢慢习惯这种表达,并且能运用起来,毕竟我们东方人的这种含蓄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,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时的提醒和督促。具体方法如下:
1、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养
跨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,从广义上讲,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、经济、历史、地理、文艺、宗教、习俗、礼仪、道德、伦理、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;从狭义上讲,日常用语、专有名词、成语典故、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,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背景知识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,必须不断学习,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,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。
2、改变思维方式,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影响
由于中西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,所以在交际过程中就常常出现一些困难,影响交际效果,造成一些误解。如中国人听到别人赞扬时,往往用否定口气回答,而英美人士却乐于接受。例如,一个中国人买了一条新围巾,一个外国人见了,就说:“Verybeautiful.”中国人答到:“No.It’snotbeautiful.”等。这使外国人感到很困惑:难道我不懂好坏?难道我说错了?原因就是英美人士的思维与我们不一样。